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

斗姥宫
    斗姥宫,位于金花街斗姥前和芦荻西的交会处。斗姥宫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。《广州城坊志》载:"斗姥即摩支利神,明两广总督熊文灿平海寇,于空中见之,遂立庙以祀。"斗姥宫是道教宫观,距今已有360多年历史。

海山仙馆
    清朝道光十年,富商潘仕成将荔枝湾方圆几百亩地买下,大兴土木修亭葺台,建成岭南第一名园,并提名为“海山仙馆”。经过多年变迁,当年的风貌已荡然无存。1998年,由政府出资,开始了“海山仙馆”的主楼“贮蕴楼”的重建,并由已故著名建筑园林大师莫伯治负责设计。

    岭南园林的芳踪倩影裹挟着幽远悠长的古韵古风,几可溯源到南越国与南汉小王朝。而历史上构筑于荔枝湾内的园林建筑,规模就更为“大观”了。如南汉王朝花园,“十里红云、八桥画舫”的昌华苑,明代兵部右侍郎黄衷的晚景园等……到了清代,又相继出现了广州绅士丘熙的唐荔园(虬珠园),蔡廷蕙的环翠园,以及清末民初的荔香园。而其中最为著名、在清代号称为全市私园之冠的,则是广州富商及文化名人潘仕成建于道光年间的“海上神山、仙人旧馆”——海山仙馆。它的名称就因了馆门上的这副对联而得名。

醉观公园
    醉观公园,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中275号,芳村大道山村桥侧,紧靠花地河,绿树成荫,环境优美。清末民初,芳村有八大名园。建国初期,八大名园中的醉观园、留芳园、群芳园、新长春园、翠林园等园合并为一,改名为醉观花园。1983年10月市政府决定定名为“醉观公园”。市一级保护文物“六松桥”和市级文物“小蓬仙馆”坐落在园内。

    60年代初,广州市政府曾计划在醉观花园的基础上建设花地公园,后停建。1983年10月,市政府决定复建公园,并定名为醉观公园,1984年春节公园建成。1994年10月起,市、区政府开始对公园进行改造,扩大公园面积、明确公园的功能分区、增加景点和完善设施,投入资金近1千万元。经过改造,公园园貌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现公园总面积达3.6万平方米,其中园内2个小人工湖面积为3500平方米,绿地面积近2.5万平方米,园林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。全园由茗木园、花卉园、盆景园和儿童活动游乐区组成。人工湖放养有观赏鱼和家鱼,可供游人观赏或垂钓。栽种的花木主要有玉棠春、荷花、玉兰、白兰、人心果和芒果等具有岭南特色的花木。醉观公园正逐步建设成为“娇小玲珑,具有一定特色”的综合性公园60年代初,广州市政府曾计划在醉观花园的基础上建设花地公园,后停建。1983年10月,市政府决定复建公园,并定名为醉观公园,1984年春节公园建成。1994年10月起,市、区政府开始对公园进行改造,扩大公园面积、明确公园的功能分区、增加景点和完善设施,投入资金近1千万元。经过改造,公园园貌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现公园总面积达3.6万平方米,其中园内2个小人工湖面积为3500平方米,绿地面积近2.5万平方米,园林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。全园由茗木园、花卉园、盆景园和儿童活动游乐区组成。人工湖放养有观赏鱼和家鱼,可供游人观赏或垂钓。栽种的花木主要有玉棠春、荷花、玉兰、白兰、人心果和芒果等具有岭南特色的花木。醉观公园正逐步建设成为“娇小玲珑,具有一定特色”的综合性公园。


3、上下九步行街
   上下九商业街全长800米,有骑楼式建筑238间,建于20世纪初,是经国家商业部批准的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。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满各中、高级百货公司,附近还有西来初地、华林寺、玉器圩、酸枝街、古董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街,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清平路更是享誉国内外。

   上下九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开通后,经过10年的发展,日均人流量已达20万人次,周六日的人流量可达三四十万人次,每年黄金周日人流量高峰期可达60万人次。据了解,上下九步行街实际包括上九路、下九路、第十甫路三条街巷,全长1218米,共有各类商业店铺300多间数千商户。

点击右上角分享到